说说你那遥不可及的“设计师”梦

作者:VA艺术留学2018/10/18点击:2333次

区别于纯艺术专业,设计不是凭空想象,拍一下脑袋,想出来什么就要做什么。因为,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,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。所以真正的设计师所做的东西都是要经过充分的考量推敲调研,依照严谨的逻辑思维来设计。


如依据上述原则,无论你是在国内或是在国外学习都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。但为什么现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学生宁愿花费“上百万”,依旧选择出国留学.

国内“注重产品效果,缺乏前期调研”

如果要给设计思维下一个定义的话,设计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,被普遍认为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的性质,能够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、能够催生洞察力及解决方法,并能够理性的分析和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。其实当我们在构思一个设计时,所作出的所有准备工作和思维方式就是所谓的设计思维。


设计思维不是凭空而来的,而是从传统的设计方法论中演变而来。


设计思路大概分为四步 /

· 第一步:设定需求

· 第二步:头脑风暴

· 第三步:原型设计

· 第四步:测试


看到这些,同学们是不是感觉非常的熟悉?


上述四步设计思路,正是大部分国内院校做设计的时采用的一种思路。简而言之,就是根据问题点想创意,做出模型就大功告成了。


但是这样的设计思维漏洞非常大。比如,前期的调研不够透彻,只看到了问题点,想办法去解决,可能解决了当下问题的同时却创造了更多的问题。

艺术留学

国外“强调前期调研,解决社会问题”


而相比较来说,国外对于设计思维部分,做的要比国内领先一步。因为在国外的顶尖院校中都非常强调设身处地的去体验客户的需求,非常注重设计的前期调研阶段


比如,在Parsons关于调研专门设立了一门课,很枯燥,但学完之后对设计非常实用;格拉斯哥艺术学院(GSA),在正式开始做设计项目之前会很明确的要求学生严格遵循以下5点标准:


工业设计本身就是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,从确定主题到最终排版,每一步及每一步之间的联系都需要同学们保持缜密的逻辑思考。而在调研之前同学们要首先学会观察社会现象,通过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环境,设身处地的了解用户的需求与心理。从而发现我们要设计的东西的痛点是否是真的需要被我们去解决。

留学作品集

然后再去将通过调研观察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,利用同学们对用户行为和心理的敏锐洞察能力,深入理解用户的目标、深层动机、行为、想法、态度和价值观等。


同时一个产品的好坏,也要从一个合适的人群和环境定位出发,一个设计如果不能够对应合适的人群和环境,就会适得其反,显得很“鸡肋”。



文章标签:艺术留学,留学作品集